我,31岁剩女,靠36计找到了小四岁的帅哥男友(31岁的小伙追36岁的姑娘我们结婚吧)

2019年,我31岁了,是全家人眼中的骨灰级剩女。
可还是有人,没放弃我的。
一个远房阿姨要给我介绍对象。
说有一个小伙子挺好的,只比你大五岁,事业单位工作稳定(合同工),唯一的缺点是离过婚,但孩子跟妈妈,另外家境比你差点。哦,对了,他在老家,你得回来相亲……
我答了一句,这事我还是靠自己吧,挂了电话。
什么叫断崖式下跌,我算是知道了。
就在四年前,同样是这位阿姨,给我介绍的是留洋回来准备继承家业的富二代。
(没有看不起离婚男的意思,只是这种对比过于强烈,反衬出我在别人眼中的价值对我有冲击)
那时候我都在想,我到底还需不需要谈恋爱。
自从27岁高龄失恋后,我已经单身好几年了,一个人小日子过得挺滋润。
绝犯不着为了找对象而找对象,弄到降低生活质量。
但,我还需要爱情吗?
单身,就是一年又一年。
没有认识一周年、相爱1000天的纪念日可过,没有下个阶段,好像失去了某种刻度。
我一个人的时候,不怕孤独,但人生总会有黑夜。
这个黑夜可能是炒股亏了一笔钱,可能是被收回了新OFFER,或者在办公室被骂得狗血淋头,吃麦当劳甜筒还没有第二个半价……
两个人的话,这个时候就可以借一借对方的阳光。
在深深的爱与被爱中,大大小小的伤都能被细细缝合。
好不容易来这世上走一遭,要看看太阳,和喜欢的人牵手走在马路上。
因为被了解、被陪伴、被保护、被需要、被认真吻的相爱喜悦,从16岁到80岁,都是一样强烈的、销魂的。
我虽然也谈过两次恋爱,还有长长短短的暗恋,多次的相亲。
第一次是从学生时代开始,算是被追的,懵懵懂懂的开始和结束,更像一块儿走了一段的小伙伴。
第二次是相亲认识的,有太正式的开端,彬彬有礼的过程,和彼此估量后的无疾而终,很无趣,也谈不上爱不爱的。
我就没有那种从约会开始的,成年人式的恋爱。
怎么去认识新的人,如何开展小暧昧的联络,约会中怎样接话引话,怎样表现自己,聆听和欣赏对方,如何不着痕迹地释出意思——这些,没有人教过我。
我只是虚长了几岁,情场上就是个小白。
对恋爱的认识,要么是从偶像剧来的,男女主角是从车祸吵架开始认识的。
要么就听到一些过于偶然的偶遇,在机场里被搭话之类的。
过程基本都是男生追求,女孩的主要策略就是——等,挑。
但,过了学生时代,大部分人就既失去了一见钟情的机会,也缺乏日久生情的条件。
冰心对铁凝说,你不要找,你要等。
好嘛,早已成名的作家铁凝女士,一直等到50多岁才结婚。
等不叫策略,我要精准打击。
不是说男性思维更容易脱单吗,那我就用男性策略。
男生找对象基本上是这么个逻辑:主动认识,广撒网,多见人,建立约会池。
不断总结调整,直到有一个互相对上的,再一击即中。
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,只要我想做一件事,只要这件事是有可操作逻辑的,我就把它倒推过来,细分成一块一块按步骤走完。
靠这样,我本科时期三个月跨专业考上研究生,还有过三天买房的记录。
扩大社交圈,谁都会说,但这不应该是一句空话。
去豆瓣上,我加入了登山小组,滑雪小组,每周末出去玩,认识新朋友和他们的朋友。
发微信给自己找介绍人,以有社会地位的中年长辈大叔为主,问这群平常不爱做媒的人,手里有米有像样的小伙。
请留学回来的女生朋友,带我一起去参加他们的北美留学生联欢会、澳洲留学生回国趴。
小区群里有人约羽毛球活动?去!
当然下载了相亲网站社交软件,在上面左滑右滑,跟各种各样的人聊天过招……
这年我突然醒过来,找对象这事说白了,就跟跑销售一样一样的,成功是靠走量的。
取决于你在同一时间里,能认识多少人,被多少人看见。
对我来讲,客户从哪里来不重要,转化率才是关键,成交才是结果。
不管线上线下的,亲戚介绍的还是自己认识的,我都一视同仁,一样考察。
明知道不成的,也当模拟考了,来一个咱练一个。
人家创业还九败一胜呢,高考还要模拟十次呢,脱单就非要一次成功了?
见的人越多,越来越知道,想要的是有文化素养,喜欢运动,热爱生活的队友。
我还找了两个有脱单意向的小伙伴,建了群,做队友。
一个已经有喜欢的人,一个没有明确目标,但她去买了某上市红娘公司的高级会员。
我则是全程自己策划自己组织。
这个群建了8个月后,我们三个30+老大难,竟然都脱单了(后期主要是我在给她俩当知心姐姐)。
这是我人生首次使用相亲网站社交APP,下了好几个,半年匹配了上千人。
当然知道里面有人是想约P的,骗子或者是怪咖,我就当这些人占了85%好了。
那还有15%正常人啊,1000个里头就有150个,还是比日常生活里去认识人要效率高。
跟几百个人或深或浅地聊过天,跟其中少数面基过后,我已经从小白变成了大神。
一看照片一聊,就知道对方是人是鬼。
三个月后我就笃定了,线上线下可持续地在认识人,约会池建起来了。
肯定会找到男朋友的,而且有的挑,只是时间问题。
最后找的男友,是跟我同大学同学院的,比我小四岁,千挑万选的结果,比我当初的预期更好。
我们在线上认识。但理论上,我们早就有机会在现实中认识。
只是以原来我宅女的状态,拙劣的社交能力,我连本地同校群都没加。
见过很多人,包括以前的我自己,一说到自己为啥快三十了还对情场丝毫不得法,就甩锅给"生活平淡、社交圈单一"。
你的人生目标有几个?
十年后自己的生活什么样子,有没有去画像过?
怎么从小白开始出击?
如何分析一个人是否良人,前景如何?
如果一年认识不了5个异性新朋友的话,那10年也没有50个。
选择面那么小,十年单身都很正常。
很多女生,看起来非常渴望爱情,只是这种渴望停留在情绪上,实战中根本不懂得如何运作恋爱脱单这回事。
今天写出来的,只是能够公开放在明面上说的,一点点皮毛而已。
从小白成长起来的过程中,我还有很多的锦囊,很多的细化步骤,很多的忠告。
这些,只能当悄悄话说给你听。
看更多的相关作品,请收藏我们的网站:https://www.xiaofanlianan.cn/(小饭恋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