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握没话找话的几个诀窍,就能在和别人打交道时游刃有余

一个人总会和别人打交道。除了工作上的陌生拜访、客户接待、谈判沟通之外,还有与新同事拉近距离、与新邻居增进了解,以及外出的邂逅、偶遇、求助等等。
和陌生人打交道,要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,必须掌握没话找话的诀窍。
这个决窍就是要善于寻找话题。因为话题是开启交谈的钥匙,是畅谈细谈的基础,是推进沟通的快车。
一个好话题的标准是能谈、爱谈、好谈。也就是说,谈的话题对方要熟悉、要感兴趣、要有探讨的余地——至少要保证能谈!
那么,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好话题呢?在此,与朋友们分享几点,供大家交流参考。
第一,用对方的籍贯做话题。经典三问您贵姓、哪里的人、做什么工作?,南北通用、东西皆宜,特别是关于籍贯的话题,最广泛、最灵活自然,最易就地取材。
因为籍贯所联系的是省、市、县,新闻不足可以用历史补,历史不足可以用新闻补,范围可大可小。
有一对小情侣是我的租客,来自济宁微山县。初次见面两人有些拘束,我就用微山县打开了话题:这是铁道游击队的老家,是英雄辈出之地。两人很自然地笑了,并有自豪之色——谁都愿意被高看一眼。
趁此机会,我抛出了一个问题:为什么叫微山?是微小的山吗?为什么不是伟大的山呢?——我知道两人都是大学生,这个家乡的问题应该难不倒他们。
果然,他们给了我满意的回答:微山是因为春秋宋国国君微子而得名,当然不是微小——有来有往、有问有答才是沟通。
显然,我们很快拉近了距离,并办完了相关手续——他们也愉快地开始了新的生活。
有一次在高铁上与邻座交流。邻座来自甘肃庆阳,这是历史上黄河象的故乡,我们很快以黄河象为话题打开了话匣子。
第二,从对方的言谈中定位话题言为心声。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总有其或多或少的信息,如果其中有你需要的信息,就可以关注之,并据此定位话题。
《西游记》第一回,美猴王下山寻仙时,问话偶遇的樵夫是个经典案例。猴子是被樵夫的歌所吸引,歌词是这样的:
观棋柯烂,伐木丁丁,云边谷口徐行,卖薪沽酒,狂笑自陶情。苍迳秋高,对月枕松根,一觉天明。认旧林,登崖过岭,持斧断枯藤。收来成一担,行歌市上,易米三升。更无些子争竞,时价平平,不会机谋巧算,没荣辱,恬淡延生。相逢处,非仙即道,静坐讲黄庭。
根据最后一句静坐讲《黄庭》,猴子定位了和樵夫的话题:神仙原来在这里——《黄庭经》是道教的经典著作。
当樵夫表明自己不是神仙时,猴子发问:你不是神仙,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?——问题很自然,既不咄咄逼人,又不离开核实问题,是投石式问题。
樵夫只能以实相告:我的邻居是神仙,他教给我的,供我解闷用。
猴子继续发问:既然与神仙做邻居,为什么拜他为师修行成仙?——这是有了解后直抵人心的提问,是灵魂之问。
果然,樵夫好像遇到了知己,把自己的隐私信息一股脑地献给了猴子:我自幼丧父,无兄弟姊妹,老母全靠我一人照顾供养,所以不能离家修行。
原来如此——猴子立即做了安慰:你是一个大孝子,以后一定有好报。——樵夫一定是感动的:猴子,懂我,是我的好知己!
可以说两人聊得十分投机和情投意合。所以当猴子向樵夫打听神仙住处时,樵夫耐心的向猴子详细的做了导航——因为谈话入心入肺、一见如故!
第三,从大家的兴奋中心里找话题以大家都关心的事件为话题,比如足球、俄乌战争、数学教材插图事件、疫情防控等等,自然能说个不停,并有发挥探索的余地。
注意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,但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,要有百家争鸣的气度、观点碰撞的勇气 ,否则不仅伤了和气,还可能使话题成了炸弹,让人遍体鳞伤。
最后引用《不会沟通你就输定了》里的一段话作为结束吧:在与人交流过程中,应留下空缺让对方接口,使对方感到双方的心是相通的,交谈是和谐的,进而缩短彼此间的距离。因此和对方交谈,千万不要把话讲完,把自己的观点讲死,而是虚怀若谷。欢迎探讨。
看更多的相关作品,请收藏我们的网站:https://www.xiaofanlianan.cn/(小饭恋爱)